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风建设 >> 内容
郑国光在中国地震局成立47周年之际撰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
发布日期:2018-08-06  来源:地震局  浏览次数:  字号:〖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今天是中国地震局(前身是国家地震局)成立47周年纪念日,我们共同回顾防震减灾事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发展历程,目的就是更加深刻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准确地理解贯彻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更加科学地提炼总结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经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

今年还是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唐山大地震42周年。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防震减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和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地震人就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定不移地沿着绘就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蓝图,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砥砺奋进千帆竞,面向未来再创业。我们这一代地震人要站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高度认真思考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一心一意干事业,共同开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防震减灾,在灾难中砥砺前行

在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进程中,有4个关键的年份值得我们永远深刻铭记,不断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激励我们凝聚力量,始终把防震减灾的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

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恩来总理3次亲赴灾区全面部署和直接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重建家园,发展生产”和“向地震预报科学进军”的指示。1971年8月2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地震局,开启了我国地震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新纪元。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以对国家、对人民安全的高度负责精神,利用土洋结合的简陋仪器设备,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探索了独具特色的长、中、短、临相结合的地震预报思路和方法,并对1975年2月辽宁海城7.3级地震做出了有减灾实效的预报。

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仅靠地震预报一条途径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建设不设防,公众缺乏防震减灾基本知识等,是蒙受巨大损失的重要原因。1991年国务院印发《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预案》,1995年国务院发布《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防震减灾工作步入了法治的轨道。2000年,国务院召开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明确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惨痛教训再次告诫我们,在不断探索地震发生发展规律的同时,防震减灾工作从被动救灾向主动防御、事前防御拓展,从过去单纯的科学行为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拓展,从主要依靠地震部门力量向各级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拓展,提高国家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人们对地震灾害规律特点的认识更加科学,对地震预报科学难题的认识更加理性,对防震减灾发展思路的认识更加全面。

2016年,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唐山就防灾减灾救灾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同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8年5月12日,总书记致信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战略高度,进一步阐述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理念,是做好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回顾半个世纪的防震减灾工作,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始终把人民对包括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筑牢防震减灾安全底线。必须坚持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对地震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和灾害链规律的认识,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识别、管控、化解等各环节工作,主动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防震减灾事业改革,着力解决制约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营造良好的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创新环境,激发发展活力和动力。必须坚持开放合作,防震减灾事业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内外防震减灾交流合作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防震减灾新格局。

为人民构筑地震安全防线

半个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几代地震人不断探索和艰苦努力下,我国防震减灾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长足进步。地震人在多次惨痛地震灾害教训面前,在抗震救灾的危难面前,在攻坚克难的成败面前,在社会舆论的压力面前,始终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者、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者、事业发展的传承者,始终坚守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要全面、准确理解地震人的初心和使命。地震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谋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地震人的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广大地震人在面对重大地震灾害时,要始终秉持“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等坚定信念,排除千难万险,在最危险的地震灾害现场、在每一个遭受地震破坏的角落里、在最需要帮助的受灾群众面前,时刻冲锋在前,临时党支部是抗震救灾永远屹立的红旗,每个党员都是冲锋在前的勇士;在急难险重的救援现场,与人民子弟兵并肩作战,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舍生忘死奋力救援,永远做地震灾区人民“最可靠的人”、争当灾难中“最可爱的人”。

——广大地震人要始终不渝地履行职责,坚持地震预报科学探索,从事地震预报研究的科学家任劳任怨、知难而进、坚守奉献,以“世界是可知的”哲学自信和“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须有我”的宽广胸襟,执着地攻关地震预报难题。我们深刻认识到,地震科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更需要长期不断地探索。我们有过邢台地震灾害的警醒,也有过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激励,又经历了唐山大地震、汶川特大地震的重大挫折,广大地震人在地震预报科学探索等防震减灾实践中,走过了一些艰难曲折的道路。但是,为了国家发展,为了人民的安宁,无论任何挫折,都不能阻止广大地震人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探索脚步。

——广大地震人要一往无前地推进综合防震减灾,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地震是自然现象,地震灾害是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震灾害的科学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防震减灾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对减灾需求的变化。防震减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单纯的科学行为,也不能仅靠地震部门一己之力,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力量,将防震减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推进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

——广大地震人要扎根基层,恪尽职守,乐于奉献,从东北的漠河、黑河,西部边陲的喀什、和田、阿里,南至三沙,东到舟山,都有地震人奋斗的身影。扎实做好各项防震减灾工作,地震人更需要甘于寂寞,不计名利,更需要严谨求实,攻坚克难,更需要弘扬优良传统,积极努力工作,做好守夜人,为党守夜、为百姓守夜,筑牢地震安全防线,不断开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中不断作出新贡献。

把握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必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满足人民包括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深刻认识防灾减灾救灾时代大势。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当前,全球灾害治理理念和治理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指引下,党和国家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重大变革,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组建应急管理部,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包括地震在内的防灾减灾工作必须顺应改革大势,融入时代潮流,推进理念方法、体制机制、工作体系、任务布局等系统改革,健全统筹协调体制和属地管理体制,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也为全球灾害治理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深刻认识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主要矛盾。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进入新时代,我国地震灾害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人民对包括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与防震减灾事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东、中、西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仍不平衡,防震减灾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不够充分,社会资源和力量亟待凝聚,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高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深化改革,聚焦地震科技、业务、服务、治理等关键环节,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活力和动力,提高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刻认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民对包括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防震减灾事业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方面。正确认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握国家总体战略、把握经济社会需求、把握事业发展规律,把防震减灾事业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去思考和谋划,找准定位,确定防震减灾发展目标,更好地服务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把强化地震安全保障转化为地震部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表现。

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

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着力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不断满足人民对包括地震安全需求在内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地震部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是每一位地震人肩负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

谋篇布局,构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体系框架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重大部署,蹄疾步稳深化改革,着力构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体系框架。2017年以来,先后出台了7个指导意见。

2017年4月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的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明确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改革发展总的架构、布局和任务,确定7个方面24项重大举措。2018年6月出台《关于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现代化为战略目标,明确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构建了防震减灾科技、业务、服务、治理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布局。2017年6月和10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地震科技创新的意见》《关于加快地震人才发展的意见》,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为重要支撑,明确2030年建成地震科技强国的目标,部署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和地震人才工程。2017年3月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明确2020年改革总体目标,确定地震科技体制改革、地震业务体制改革、震灾预防体制改革、地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四大改革任务。2018年4月出台《关于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的意见》,以法治建设为重要保障,推进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法治监督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防震减灾事业依法改革、依法行政、依法发展能力。2018年1月出台《关于构建地震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的实施意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部署31项重要举措,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7个指导意见紧扣新时代谋篇布局,系统回答了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根本方向、战略目标、重要支撑和战略举措,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纲举目张,环环相扣,共同形成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体系框架,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防震减灾事业的战略安排。

担当作为,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

对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目标,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需求出发,提出了2020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3个关键节点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到2020年,基本构建现代化的发展框架,地震灾害对受灾群众和经济社会的影响明显减轻,小康社会的地震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到2035年,基本形成现代化的防震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地震灾害风险显著减轻,基本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防震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地震灾害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

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构建“四大体系”,开展“四大行动”,实施“四大战略”。

一是努力构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四大体系”。

着力构建开放合作、支撑引领、富有活力的现代化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地震科技创新布局,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地震科技整体实力。着力构建功能完善、集约高效、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防震减灾业务体系。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地震业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快业务体系转型升级,不断提高防震减灾业务现代化水平。着力构建资源丰富、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现代化防震减灾服务体系。着眼更好地满足全社会的安全需求,推进地震科技和业务成果转化应用,完善服务平台、丰富服务产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进防震减灾服务社会化。着力构建法治完备、多元共治、精准施策的现代化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强化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规范地震系统运行管理,不断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深化地震部门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明确职责,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大力实施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四大行动”。

实施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紧紧围绕“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等四大科学计划,聚焦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优化地震科技创新布局,统筹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加强应用研究,强化前瞻性研究,实现引领型、原创型成果重大突破。实施地震业务能力提升工程。以资源集约高效为重点,以实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为抓手,加快业务体系升级转型,深化会商机制改革,推动预测预报业务精准化、监测预警业务自动化、业务流程科学化,建设标准化、集约化的地震监测预测预警业务平台。实施城乡地震安全工程。依托国家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项目,开展推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大城市和城市群等重点地区的地震构造基础探查、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地震小区划、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农村抗震民居改造等工作,提升城乡抗震设防水平。实施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工程。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基础,完善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平台,实现常态化、便捷化公共服务。依靠科技进步,丰富服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能,扩大服务覆盖面,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三是深入实施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四大战略”。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大力实施地震人才工程,重点实施“地震科技英才计划”和“地震队伍素质提升计划”。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地震人才科技体制机制,加大人才投入,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良好环境。实施协调发展战略。构建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形成科技、业务、服务、治理“四大体系”全面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加强地震部门与有关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东中西区域等协调配合,统筹城乡防震减灾工作,共同促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加强与部委、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有效合作机制,打造开放合作的创新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建立“一带一路”防震减灾合作框架,巩固与有关国家加强防震减灾领域的合作。实施信息化战略。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要求,依托国家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资源,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与集成。升级改造防震减灾信息基础设施,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全国统一的分布式数据存储、处理和信息服务云平台,推进防震减灾各业务领域的“数据资源化、应用云端化、服务智能化”,消除防震减灾服务信息孤岛。

强化责任,确保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任务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体系架构和战略安排已经明确,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推动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真抓实干,形成生动实践、开拓创新的局面。加强对现代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肩负起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使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沿着既定路线,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采取有力举措,抓紧启动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编制、评估体系建立、重大工程谋划等工作,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对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实效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估,及时丰富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完善现代化建设的部署和任务。

认真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大力弘扬正气,激发广大干部勇挑重担、奋发有为、主动作为。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凝心聚力,形成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新要求,防震减灾更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地震局
常州市地震局咨询、投诉、举报热线 电话:12345(24小时)
震情值班电话:0519-86969333(24小时) 地址:常州市广成南路9号 电子邮箱:czdzj1979@163.com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9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