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测管理 >> 内容
记者探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信息化助力提升监测速报
发布日期:2020-08-11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  字号:〖
 

编者按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12日6时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北纬39.78度,东经118.44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古冶区7千米、距开平区19千米、距滦县23千米,距唐山市城区28千米。河北唐山市中心震感强烈,天津、河北承德各县区震感明显,北京,河北廊坊、沧州,内蒙古赤峰、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与河北临近地区,辽宁葫芦岛等地有震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自地震发生以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迅速持续向公众报送震级,范围等信息,这样的效果是如何达到的?人民网带您了解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提起地震台网中心,你会想到什么?是枯燥的数据表格还是枕戈待旦的紧张?近日,人民网记者探访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业务枢纽和地震监测预报预警的国家级业务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锐的带领下,记者刚来到地下三层的“综合业务大厅”,还没看清四周巨大的屏幕的内容,就听到一阵地震警报声,本打算介绍业务的值班长,转身跑步回到值班室,忙碌起来……刚刚结束了24小时值班的张锐告诉记者,这种值班制度是全年实施的,确保在震后第一时间报送地震基本信息,台网中心还承担震后震害快速评估、现场联络协调、应急响应决策服务等工作。而这样高效率,离不开近年来台网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不再“竖烟囱” 信息化助力地震资源共享共用

“以前我们的信息化项目存在‘竖烟囱’的情况,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完善整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台网中心主任王海涛介绍,台网中心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地震基础设施资源、地震数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的集中统一和共享共用,地震业务应用的灵活复用,地震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普惠服务。围绕全国地震监测台网数据的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服务等全流程业务链,他们初步构建了感知系统、信息资源、核心应用和智慧服务的新一代业务体系,带动地震业务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从信息资源角度看,采用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等初步构建了地震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为地震业务应用提供了弹性扩展、高效便捷和按需使用的信息平台。

目前地震数据资源平台实现了全国和全球多个测震台站数据和部分地球物理场观测数据的汇聚、存储和管理,为新一代地震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平台支撑。

地震台网一体化监控平台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这是一支六成为研究生学历的科研队伍,也是担负着全国地震监测的重要力量。王海涛介绍,台网中心牵头国家测震台网和地球物理台网的规划设计,负责全国台网的运行监控和运维管理,开发地震台网一体化监控平台,测震台站的实时运行率超过98%。

青藏高原,地广人稀,一直以来,对这里的地震监测密度较低。“为提升边远地区地震监测能力,青藏高原监测能力提升项目着重提高该地区地震监测台站的密度,填补地震监测空区,加强西部地区城市、重大工程、特殊事件等灾害监测能力,为该地区地震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支撑。”王海涛说,台网中心牵头组织西藏局、青海局、新疆局在中国测震站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多个工程项目建设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提升措施,建设综合野外站,还将在青藏高原地区建设测震基准二类站。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信息技术保障部主任姜立新介绍情况

不断提升自动速报的时效性、稳定性和精确性

“如果某地发生地震,相信很多关心的网友会关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速报,而且,有的地方还能及时预警,让公众做好防范。”台网中心信息技术保障部主任姜立新介绍,速报预警是台网中心信息化的应用前端,主要包括地震速报、地震预警、烈度速报、自动编目和大震应急产品产出等业务。目前,实时接收全国和全球多个台站共享数据,实现全国2分钟内、全球10分钟内有影响地震的自动速报。自主研发的自动速报综合触发平台上线,不断提升自动速报的时效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国内自动速报的平均位置偏差由20 km减小到目前的10 km,平均震级偏差0.2级。国外地震速报能力不断提升,震级下限由原来的6.0级下降到5.0级,速报数量增长了超过2倍。

国家预警示范中心已进入测试阶段,接入北京圈、南北地震带、福建和新疆的基准站、基本站和一般站,实现川滇和北京圈示范区内10秒级预警信息和30分钟级烈度速报信息的产出,系统测试运行结束后,将正式对外发布信息。

“不过,所谓预警,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的预报,而是指对已经发生的地震,通过时间差,在地震波传来之前,让离震中稍远一些的人做出防范。在信息化的建设下,相信今后速报预警会有更多的发展。” 姜立新说。

中科院院士陈颙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地震速报、数据资源管理、公共服务等业务领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为地震业务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地震局
常州市地震局咨询、投诉、举报热线 电话:12345(24小时)
震情值班电话:0519-86969333(24小时) 地址:常州市广成南路9号 电子邮箱:czdzj1979@163.com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9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