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应急服务 >> 内容
郑国光:有效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重大风险
发布日期:2019-05-13  来源:中国地震局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对多震灾的国情,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重大风险政治责任扛在肩上,落在行动里。

地震灾害风险呈现出许多新趋势新特点

防震减灾工作不是中心却影响中心,不是大局却能牵动大局,做好了社会效益难以估量,做不好可能会使多年经济建设成果毁于一旦,甚至会干扰和影响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进程。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震灾害风险越来越复杂,并呈现出许多新趋势新特点。

链式效应。在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系统,地震灾害风险往往与其他风险因素相互交叉关联,风险链条不断延长。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人口财富更加聚集,地震灾害的敏感性、破坏性、复杂性愈发突出。各种由地震导致灾害风险也越来越大,地震灾害侵袭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带来房倒屋塌,还会引发火灾、水灾、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也会触发社会功能瘫痪、生产停工、人力资本损失、商业中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复原等间接损失。地震灾害风险经过持续演化后,可能导致融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风险于一体的综合风险。

蝴蝶效应。地震灾害风险往往与其他重大风险交叉关联。一次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带来其他次生衍生灾害,也可能会造成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历史上很多文明、很多国家,都受到过地震灾害的威胁。地震灾害也容易与其他风险因素叠加、耦合,产生不稳定因素,甚至引发群体事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原发性风险,经过跨地区输出扩散,可能导致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

放大效应。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媒体平台不断出现,各类突发事件常常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互联网在给人们获取信息资讯带来便利的同时,一旦管理不善,也容易成为各类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地震发生后,灾害流言往往通过人际传播和社交媒体滋生蔓延,甚至有人捏造谣言制造社会恐慌,借机炒作煽动群众情绪,都可能形成舆论漩涡,造成极化行为,使“茶杯里的风暴”骤变为现实社会的“龙卷风”,将自然灾害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

当前我国地震灾害风险的主要表现

风险无处不在,挑战无时不有,关键看能不能发现,敢不敢正视。要发现并正视风险,就要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从实际出发,从矛盾入手,深刻认识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从政治高度和战略全局看待查找风险,立足防震减灾工作实际认清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一直存在的大地震风险。历史上,我国大陆平均每3年发生2次7级地震,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8级以上大地震,本世纪以来,全球陆地上4次8级地震有2次发生在我国。汶川地震之后,又相继发生鲁甸、芦山等灾害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超过58%的大陆国土面积和将近55%的人口处于7度以上的地震高风险区。这样的震灾风险,远高于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地震灾害风险。目前我国的区域发展中心有的与高地震风险区高度叠加,这些地区人口高度聚集、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对地震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发展需求拉动,高层建筑、高坝水库、梯级水库不断建设,高铁里程不断增加,还有大量的输油输气输水、核电站、化工厂等生命线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这些重大工程及基础设施一旦遭受地震,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灾害。如何提高这些工程的抗震防震能力,已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地震安全保障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的风险。当前,地震监测能力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地震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中国大陆地震环境复杂,地震活动断层广泛分布,对已知地震活动断层开展填图工作的尚不足30%。我国城市老旧房屋许多还没有抗震除险加固,农村有近190亿平米农居还没有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面对我国广阔的地域,差异巨大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和远程机动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基层就近应急处置力量装备配备和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社会公众对地震及其灾害的认知水平比较低,主动减灾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水平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有效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

在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各种难题,需要我们以斗争精神和务实作风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

牢固树立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理念。要坚持战略思维,将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全面推进。要坚持底线思维,针对有些地方小震致灾、中震大灾、大震巨灾的实际情况,主动排查、主动防范、有效应对,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灾害风险。要坚持创新思维,推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科技创新、体制创新。要坚持辩证思维,既要清醒认识地震活动的瞬时性、毁灭性,也要充分认识有效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可行性、实效性。要坚持法治思维,建立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建立政府的监管体系,实现专业主导、行业分治,政府社会个人风险共担。要坚持全球视野,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我国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水平。

不断完善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机制。坚持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防震减灾能力的体制机制问题,营造良好的防震减灾新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风险分析机制,建立涵盖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防震减灾社会科学领域的灾害风险分析系统论方法。要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机制,对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进行科学评估,将地震灾害破坏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结合研制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要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在大应急体制下,及时修订防震减灾规划及应急预案,加强城乡地震灾害管理和地震巨灾保险,建立涵盖中央与地方、平时与战时、官方与民间、内部与涉外的协同管理机制。

切实提高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能力。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救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实施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要摸清地震危险源分布和我国地震承灾体基本现状,评估全国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实施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要提升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加快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要不断提升陆海一体化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地震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稳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各项工作。要扎实推进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提升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和装备力量水平,提升灾情获取、处理和发布能力。要大力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稳步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服务信息化、精准化、均等化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科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公众忧患意识和全社会风险防控能力。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地震局
地址:常州市广成南路9号  电子邮箱:czdzj1979@163.com  网站地图
常州市地震局咨询、投诉、举报热线电话:12345(24小时)  震情值班电话:0519-86969333(24小时)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9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