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7年开始专注于防灾减灾教学科研工作的。我亲历了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参与了‘5·12’汶川地震科学考察,一直在关注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年度频发的季节性区域、流域水旱涝灾害。通过深入观察和研究以往发生的灾难,我深深地感到,苍天无情人有情,防灾是人类对自然最深的情感。”日前,全国政协委员、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无需“怨天”也不必“忧天”
“穹顶之下,我们长期看着天的‘脸色’吃饭,‘我的天’‘天哪’等都成为了口头禅。对于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这种典型的极端性气候事件,有人认为是‘老天’出了大问题。其实,从气候变化的整体情况看,这是正常的天气变化,我们无需‘怨天’,也不必‘忧天’。天还是那片天,只是有时带给我们的结果并不一样。”刘春平说。
“小灾”咋导致了“大害”
刘春平说,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力巨大,这些灾害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突发性与发展急剧性的特点,天灾的“天意”因素更多些。而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天意”因素少了些,更加突出了“天—地—人”共同作用的灾害特点,结果导致在电力系统瘫痪后,原来高速运转的铁路电力机车完全“趴窝”,寸步难移。
“灾难是一本教科书。往往当灾难来临,人们才发现,在我们完全融入现代科技、享受各种现代化服务之后,再想靠自给自足解决生存和生活问题已经不可能了,人们依靠个体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已经大大降低。”刘春平坦言,世界上没有“最安全”的概念,最严密的系统也存在相应的风险,“我们有一种担忧,就是患上了现代依赖病,在突发灾害面前,我们就成了‘婴儿’,得了‘老年痴呆’,失去了任何自救能力。”
防灾既要用“力”也要用“心”
对于如何防灾,刘春平认为,既要用“力”,也要用“心”。“用‘力’防灾,就是对危害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进行工程修复、治理、保护和质量提升,这是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必要举措,是减轻灾害风险的基础和前提。用‘心’防灾,是让大众了解灾害,正确应对灾害;调适心理,适应灾害环境;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真正做到与灾害同行。”刘春平说。
“灾害无处不在,随时都可能发生,永远不会消失。指望灾害会消亡,那是异想天开。”刘春平坦言,不能过分夸大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程建设在防灾减灾中所起的作用,很多人还以为人类在灾害面前会越来越安全,便因此渐渐失去了自我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近几年来,借助政协平台,刘春平积极提交提案,为提高大众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言献策。他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防灾教育的提案》《关于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提案》,建议加强国民教育和科普宣传;提交了《关于建立国家减灾基金的提案》《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居民住宅地震等巨灾保险制度的提案》,建议通过建立减灾基金和社会保险分担居民应对巨灾经济损失的压力。他提交的提案陆续被相关部门采纳,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向纵深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