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虎,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83年9月出生,福建省宁化人,中国地震局厦门海洋地震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工程师。负责主持《船载式气枪震源系统枪阵扩容升级改造》项目,参与完成省局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共4项,参与完成福建省地震局青年基金3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有3篇,参与编制陆海联测的海域技术报告40份余篇,申请获得了3项气枪震源相关装备的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获福建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福建省地震局表彰6次。2013年度作为“海洋地震探测物探平台组”成员被厦门市总工会授予“优秀班组”称号。
进入地震探测行业13年,秉承着“工匠精神” ,自2006年本科毕业至今十三载,参与并见证了福建省地震局厦门中心的海洋地震探测与观测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到强大,从引进到改造、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他就是中国地震局厦门海洋地震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工程师刘善虎。
从零开始,攻克难关先造一把“气枪”
2012年9月,福建省地震局党组结合福建省实际提出向海洋地震探测研究领域进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向海洋进军,实现海洋地震探测零的突破,涉及气枪震源系统平台的设计和建设,必须拥有一个自主的震源系统平台,一个完整的气枪震源平台,系统组成复杂,涉及专业领域繁多。作为气枪震源系统气爆组组长的刘善虎,在这个新领域,只能从零开始,可以说是零基础、零经验、零设备,他将有关于气枪图纸、数据,中文的、英文的,严严实实占满了整个2平方米的桌面。他和团队开始钻研气枪震源系统,下决心改造震源船。
震源船改造涉及到船舶设计、机械设备、高压施工、电力系统、导航系统等6大专业领域。由于综合性科考船船型的特殊要求,使得部分设计方案没有施工条件。突发状况更是层出不穷,刘善虎负责现场技术监督,克服改造现场恶劣的环境,如气割和电焊的强光、烟尘和闷臭,船体周边除锈打磨的扬尘飞沙粉尘及大面积喷漆的刺鼻气味等,坚决执行工作安排,爱岗敬业、坚守奉献、不退缩,全程监督改造工程进度,坚守驻扎在船坞一个多月,联系落实设备的到货及吊运进场,现场拍照记录和掌握工程进度。终于在2013年首航成功完成HX6县的试验性探测。首航探测中,刘善虎同志担任气爆组长,负责气枪保养维修及震源收放系统的整配操作指挥。在外聘专家的指导下,现学现用地顺利指挥完成了气枪阵列的收放作业及作业后的气枪拆卸保养。
从有到优,开拓创新升级改造“枪阵”
2016年陆海联测的探测方案中,局党组要求提高海上气枪震源的激发效果,提高枪阵收放效率。刘善虎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得出立竿见影的可行性技术思路是提高气枪震源的枪阵总容量,换句话说就是增加气枪的数量。经充分论证,局党组提出气枪震源由原来的4只气枪枪阵增加为6只气枪枪阵;由原单列2只增加为单列3只;由原来枪阵前后6米增加为前后12米。
这可给负责改造升级的刘善虎出难题了。原来的气枪震源枪阵收放集装箱是从石油物探照搬照套来的,是根据“延平2号”科考船后甲板量身定制的集装箱。外观尺寸不能改变,集装箱内部只有长8.5米的空间能用于收放气枪。传统的气枪阵列是采用硬质橡皮胶管保护连接的管缆,枪阵在水下激发作业时气枪间距不能调节。
刘善虎“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经过不断总结海测经验,分析枪阵设备的各部件功能,终于找到突破口:发现枪阵在水下水上的两种状态对管缆要求不同。大胆创新地提出:优化管缆保护方式,拆除气枪间的橡皮胶管。为了找到与管缆捆扎的合适绳子,保证管缆保护的抗拉强度,刘善虎在寻找过程中收获颇丰。翻查绳子的材料力学资料,请教老师国内外震源配备的绳子规格,走访船舶用品及五金店,记录市场通用绳子的使用领域。
凝聚创新团队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经过3次不懈努力的优化改造,改变了“延平2号”集装箱枪阵收吊方式,满足了枪阵收放安全快捷、模块可移植的创新性;达到了增加气枪震源能量信号的传播距离及激发效果目的。使“延平2号”震源船升级成为设计集约、安全合理、快速部署、可移植性强的国内大容量最大的小震源船,优化了船载气枪震源系统,并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成功将“延平2号”改造成为了国内吨位最小的拖缆最长的集观测和震源的物探船。
从优到强,协作共进打造新型震源装备
伴着福建及台湾海峡西部三维地壳结构陆海联合探测项目的开展,为拓展服务领域,刘善虎和他的创新团队研究设计了气枪震源海上定点激发技术方案,激发精度控制在35米以内,成功应用在“地学长江计划”——安徽实验。而且将船载式气枪震源系统融合移植到“向阳红10号”科考船,参与完成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2015年南海南沙群岛地球物理综合调查航次”任务。
新的篇章正在书写,新的技术不断创新。刘善虎和他的创新团队积极配合海洋研究所建设,努力向科学高峰攀登,把主动源震源装备做优做强。正在进行研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陆地水体气枪震源系统的小型两栖气枪震源装备,已完成了各部件模块的设计及3D模型的搭建。在3个多月里,刘善虎身兼多责,既要做好陆海联测震源船的备航工作、协调进度,又要撰写方案、测试船载设备,所以通常是摒除白天备航事务的干扰后,在下班后或者是晚上与创新团队沟通研制新装备的设计思路及方案。有时就为设计出一种合适的滑道结构,讨论到天亮,然后洗把冷水脸继续上班。现在建造工程已紧锣密鼓地展开,待该测试上线后,将弥补主动源震源装备的空白,满足地下结构浅部精细结构探测成像的需求。同时,还研习“一带一路”项目的3700吨“电科1号”科考船震源舶改造设计,以及“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中的相关工作。
“心有所依,苦亦有乐。情有所托,心无旁骛。”刘善虎的乐观心态是晕船良药的诠释。坚守在海洋地震探测一线的他,始终保持一颗为地震事业奉献的初心,竭尽全力打造精益求精的震源装备,脚踏实地践行着“工匠精神”,大力践行“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守奉献”的地震行业精神,在主动源地震探测的征程中谱写“从无到有、自主创新,推动事业发展”的战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