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防震减灾法》中规定的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土利用、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编制的依据。自1979年以来,当时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后来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构成了我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基础依据,结束了我国房屋建筑普遍不设防的历史。现行的国家标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我国第五代地震区划图,从2016年6月1日开始实施,迄今已经整整四年。
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主要特点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正处于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大发展的时期,“以人为本”的防震减灾新理念基本形成,地震活动块体理论基本成熟,大地震震源识别、强地面运动确定、场地地震动评价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同时得益于地震监测探测工作进展,获得了海量的地震和地壳形变监测数据、130条地震活动断层探测成果、1300个场地钻孔数据等基础数据。围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有机融合上述成果,成为地震科技创新与防震减灾业务体系建设的集大成者,使我国地震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
聚焦抗大震,提高房屋建筑抗倒塌和应对极端事件的能力。基于编图指标的合理确定,以及对大地震复发和影响的最新科学认识和算法的改进,科学提高了用于房屋建筑抗倒塌设计的罕遇地震作用(50年超越概率2%,相当于重现期2500年)相应参数的可靠性,同时给出了极罕遇地震作用(相当于重现期10000年)相应参数,推动了新建房屋建筑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合理提高,避免“大震巨灾”,为风险管理中考虑极端事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注中强震,全面消除不设防地区。实际震害情况表明,5级左右地震也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灾害。结合最新的科学认识,在编图中通过对中强地震活动模型、强地面运动模型的改进,对以往不设防地区科学确定设防标准,为新时期全面提升我国城乡抗震设防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覆盖全场地,充分支撑各类场地条件应用。不同场地条件下地震破坏情况有巨大差异,这在1985年墨西哥8.1级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等灾害事件中得到充分体现。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根据我国地形地貌形态多样的特点,根据土层特性和厚度给出了五类场地条件划分方案和相应的地震动参数调整确定方案,显著提高了在复杂场地条件下进行精细化抗震设防的适用性和科学性。
数据到乡镇,推进城乡一体抗震设防。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地震区划图上只标识出县级政府驻地,但实际存在大量乡镇所在地设防参数高于县城的情况,全国约638个县、2400多个乡镇分布在大型活动断层附近地震动参数空间变化剧烈的地区,少数县城设防参数仅为乡镇的四分之一(乡镇0.20g、县城0.05g)。如果县域范围内只以县城为标准进行抗震设防,会严重低估这些乡镇的地震灾害风险。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直接以列表形式给出了全国4万多个乡镇政府及街道办事处所在地的地震动参数,图文互补支撑城乡一体抗震设防。
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应用情况
实施四年来,第五代地震区划图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地震局2019-2020年组织开展了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执行情况检查,对全国1167家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或机构开展了抽查,检查了7854项建设工程,涉及住宅(含商住办公)类、工业生产、商业建筑、交通、电力、水利等多种工程类型,其中采用第五代地震区划图设防要求7824项,占比为99.6%。从检查情况来看,住建、交通、水利、生命线等各类新建、改建、扩建的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基本按照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的标准要求执行。
《防震减灾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截至目前为止,国内住建、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石油、化工、市政基础设施等行业抗震设计规范,均根据地震区划图的结果确定抗震设计参数,实现了与地震区划图的衔接,抗震设防要求达到了行业全覆盖。
GB 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一大特色是首次提出了极罕遇地震作用的概念,有效支持了对极端地震事件的有效防御和应急准备。目前,已发布实施的GB/T 51336-2018《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CECS 392:2014《建筑结构抗倒塌设计规范》、编制中的《建筑隔震设计规范》等标准均引入了极罕遇地震作用,规定了相应的设防目标、设计取值和设计方法。同时在相关科学研究和社会舆论中,极罕遇地震作用也被频繁引用,极罕遇地震作用的概念将推动形成对极端地震事件防范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未来发展
按照国家标准的管理办法和地震区划图编制的实际情况,一般每10年左右更新一次,第六代全国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已经形成初步方案,将作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下一代区划图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以科技创新和基础探测为支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聚焦风险防控,全面扩展地震区划工作的内涵和外延。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提出了 “两个坚持” “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为我们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根本遵循。改革开放四十二年来,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积累了巨量的社会财富,使得减轻存量风险和抑制新生风险并列成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同等重要的两大目标。为此,中国地震局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将在“十四五”期间启动“全国第六代地震风险区划工程”,同步推进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同步支撑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和既有房屋设施的风险治理。
强化科技支撑,持续提升地震区划工作的科学水平。2017年中国地震局启动“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其中大地震孕育发生机理与震源探测建模方法、海域地震构造探测建模方法、深厚沉积层及深大盆地的地震动效应评价方法、各类工程设施地震破坏机理、地震直接与次生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的成果,将直接支撑“全国第六代地震风险区划工程”的实施。
推进地震危险源系统探测,不断夯实地震区划工作的资料基础。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离不开系统、全面的基础资料支持。“十四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将统筹实施全国第六代地震风险区划工程和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隐患排查工程,瞄准国家战略重点实施地区,开展华北平原大地震震源普查、长三角与大湾区近海海域活动构造探测、华北平原与长三角地区深厚沉积层结构探测、西部重点盆地结构探测、全国房屋设施地震易损性模型库建设,系统收集整理并建设全国场地条件钻孔数据库、地震活动断层数据库、房屋设施抗震设防数据库,结合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持续获得的地震、地球物理场、地壳形变等基础数据,共同支撑完成下一代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的编制。
我国的地震区划工作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迄今为止先后发布五代全国地震区划图。每一代的区划图都紧密围绕国家和社会需求,集成了当时的科技创新和地震监测探测成果,在我国工程建设抗震设防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社会对于地震区划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的工作将进一步聚焦地震灾害风险的全链条治理,整合最新的科学认识和监测探测成果,完成高精度、多参数的地震区划系列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各类规划编制、建设工程选址建设、既有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