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邦慧
1962年,我从北京大学毕业并分配到地球物理研究所,在梅世蓉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我国地震P波、S波特征研究等工作,转眼间,从事地震研究工作已近六十年。期间有很多值得回忆的经历,印象最深的是我职业生涯中经历的第一个大地震——邢台地震。
一、抵达邢台地震现场后的日日夜夜
1966年3月6日,邢台地区发生5.2级地震,单位立即组建现场工作队准备开赴地震现场,在我的要求下,终于参加了以李凤杰为队长的邢台地震考察队,队内还包括杨玉林、姚振兴、段宝娣、赵荣国、王鸣等一共11人。3月7日,我们全队带着一台地震仪赶赴地震现场——宁晋县耿庄桥。当时绝对没有预料到,我将在地震现场经历一次7.2级大震及三次6级以上强烈地震。
当天在途经邢台市时,队长安排杨玉林和我去市政府联系工作,争取获得地方的支持。在邢台时,因为地表的破坏并不明显,所以没有感觉到我们已经来到了离地震震中很近的地方了。但8日凌晨5时30分的强烈震动,却把我从睡梦中震醒,险些被甩到床下,我立即冲出户外,这是我第一次这样真切地感受到地震的强烈震动。后来知道,这次地震的震级是MS6.8级。
在邢台市政府帮助下,我们乘车赶赴耿庄桥,与考察队会合。大震发生后,我们有的人忙于架设地震仪,监测地震,有的直接投入到当地的救灾,直到当天晚上。由于强余震不断发生,耿庄桥的房屋均已倒塌或遭严重破坏,我们只能露天过夜。初春的夜晚,天气依然十分寒冷,当天又几乎没有进食,再加上受到这一天种种经历的刺激,大家无法入眠。好在发现附近有一条破木船,大家头顶星空围坐在船中,考虑将要面临的挑战,互相鼓励,终于度过这特殊的一夜。
3月9日中午,研究所科研处处长林庭煌率领时振梁、朱传镇、陈培善、郑治真、杜振民等一批人员,带着几台地震仪及一些物资(单帐篷,煤油灯等)到了耿庄桥,并根据专业把现场人员分成了3个组,分析组由朱传镇任组长,我担任副组长,组员有刘玉芬,姚振兴,郑治真三人;宏观组组长时振梁,仪器组组长李凤杰。经讨论决定布设由5个台组成的区域台网,以监测震区的地震活动。考察队还在耿庄桥村外侧一片空地上,架起一些单帐篷,并搭起临时厨房。这样,我们终于可以在帐篷里工作,能喝到热水,吃上较干净的热馒头了。
二、在地震现场见到敬爱的周总理
地震发生后,敬爱的周总理不怕地震现场的艰险,在大震发生后第二天开始,连续两天亲临地震灾区视察、指导抗震救灾,并在地震现场对地震工作者提出希望和要求。4月1日,周总理再次来到邢台地震灾区指导救灾,并在群众大会上讲话,鼓励灾区群众战胜地震灾害,会后又到我们地震考察队看望现场的地震工作者。在林庭煌陪同下,周总理来到我们分析组,让大家非常兴奋。我向总理汇报邢台地震活动情况及地震活动特点的初步认识。当介绍大震前小震活动有“密集—平静”特点时,总理感兴趣地做了询问,他希望年轻人要大胆设想,但这是否是地震规律不要轻易下结论,要进一步总结。周总理还亲切地询问分析组人员的情况,问我“你是潮州人吗?”当得到肯定回答后补充说“我到过潮州,潮州是个好地方……。”他又询问大家毕业何校?当得知张国民等是科技大学地震专业学生时,提出了在我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殷切希望。周总理的一系列指示给在现场的地震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使我们分析组全体人员深感责任重大。
三、最初一段时间几乎没有睡觉
3月8日6.8级大震发生后,邢台震区地震活动特别频繁,为了提供每日地震活动趋势意见,从3月10日开始,我们分析组每天需要用石川法手工处理数以千百计的地震薰烟记录资料,确定震源参数,编出地震目录,研究分析地震频数随时间变化图,每日震中分布图,震中分布区域变化与大震发生关系图等;提出初步地震趋势意见,并参加每晚由林庭煌主持的考察队地震趋势会商会,为考察队每晚向北京上级部门汇报震情提供重要依据。
由于耿庄桥中心台只有单分量记录,与各地震台之间也没有电话,我和刘玉芬每天都要乘车往返各地震台,穿过路况极差且有感地震不断的极震区,取地震图与单台报告,核对强震有关的资料,特别是强震造成记录故障时段的资料,以保证取回的资料是可用的。接着,我和刘玉芬,姚振兴,郑治真在单帐篷里的煤油灯下开始日以继夜地处理资料。由于工作量太大,为了完成当天的任务,我们在3月份6~7级大地震活动期间几乎没有睡眠时间,实在太困了,只能趴在桌子上休息片刻,但大家始终精神饱满。直到3月22日7.2级地震发生后,陆陆续续有“援兵”增援,上述紧张状态才逐步有所缓解。3月25日张国民等,3月28日马秀芳、王泽皋、万水,4月2日陈颙、石耀霖、王妙月、黄纬琼、顾瑾平、史謌等的加入,使得分析组科研力量大大增强。特别是4月初梅世蓉老师来到耿庄桥现场,指导分析组工作,对人员做了分工及培训,在她的指导和大家努力下,分析组日常分析工作步入正轨,并开始转入进一步总结研究阶段。
从四月下旬开始,分析组部分人员因工作原因陆续离开邢台地震现场。根据周总理关于抓住邢台地震不放的要求,分析组剩下的人员仍然留在现场,监测地震、总结经验达三年之久。成员是:林邦慧、陈颙、王泽皋、马秀芳、王妙月、黄纬琼、金严、汪素云、万水。
四、条件虽然改善,但地震预报仍需要继续努力攻克
大地震速报在当今有数字化传输技术的今天是一件相当容易完成的工作。但在55年前邢台地震时,在我的脑海里没有这一概念。因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1966年邢台地震,我国大陆地区发生的破坏性大地震为数不多,且都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地震及大震速报并未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没有想到,在1966年邢台地震现场,我们分析组需要完成3月22日MS7.2,3月26日MS6.2及3月29日MS6.0强烈地震的速报。
印象最深的是MS7.2地震的速报。地震发生后我本能地意识到分析组要尽快定出震中位置。林庭煌也赶到分析组要求我们尽快给出地震参数,以便救灾指挥部及部队安排救灾。我和刘玉芬又乘车踏上往返各地震台的征途。此时,大震造成的地面破坏更加严重,地面裂缝,喷水冒沙区到处可见,我们的车需要绕过这些障碍。同时随着许多强余震的发生,我们的车在同步跳动,坐在车里的我们则跳得更高,即使紧紧抓住车上的把手,头顶也要撞上吉普车的顶篷,相当惊险。由于各地震台配备的是微震仪,出现仪器记录出格或发生故障的问题,守台的战友们需要排除故障,恢复记录,直到获得一些余震记录资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取回资料并完成任务。3月26日MS6.2强震的速报过程也让我难以忘却,这个地震发生在夜里12点,天空没有月亮,通往各地震台站的道路一片漆黑,吉普车司机仅靠车灯来照明,开车绕过大大小小的地震裂缝,喷水冒沙区等障碍,再加上强余震的不断发生,难度可想而知。好在司机是科学院院部派来支援地震现场的转业军人,他有着高超的开车技术及克服困难的勇气,最终完成任务,使我非常感动。
地震预报的突破需要通过对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的深入探讨,从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中获得。由于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的复杂性,地震预报至今仍然是未解决的世界难题。当年在邢台地震现场总结出的预测方法属于经验性的,但现在再回忆起那段经历,感到欣慰。当年我们分析组在邢台地震现场是尽力了,挑战困难的努力是值得的。我们没有只留下记录,邢台经验为1975年海城地震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当年总结获得的一些方法和结果为地震预报提供了参考,并在后来地震局组织的地震预报攻关研究中不断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