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昆,1964年生,中共党员,博士。长期从事地震预报工作,曾担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现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科技委主任,二级研究员。参加过汶川地震等震后趋势判定现场工作。2013年被人社部和中国地震局联合授予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从“天上”到“地下”,报效祖国投身地震预报
蒋海昆出生在云南思茅,位于云南西南部的小城地处思普地震带南段,属于地震高发地区。20世纪70年代,云南宁洱发生过多次6级以上地震。那时,蒋海昆一家人住在五七干校的土坯房里。“有一次发生地震时,房顶掉下来的土坯正好砸在弟弟睡觉的位置,幸亏我们挂了蚊帐,掉下来的土坯缓冲了一下,不然直接砸在他身上,后果不堪设想。”回忆起童年的地震经历,蒋海昆至今仍心有余悸。
虽然童年经历地震,现在又从事地震预报工作,但蒋海昆坦言,考大学时第一志愿并不是地震相关专业。“那时候年轻人都想搞科学研究,报效祖国,我也一样。报考大学时,我的第一志愿是南京大学的天文学,但分不够,最后被第三志愿云南大学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录取。”专业从“天上”变成了“地下”,但报效祖国的初衷却始终没有改变。
“科研选题从实践工作中来,科研成果回到实践工作中去”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蒋海昆把家搬进了办公室,作为震后趋势判定具体工作的负责人,他和同事们在震后15天时间内组织召开了32次会商,认真跟踪序列变化,核实各学科观测资料异常,及时获取现场一手资料,对各类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充分论证,对震后趋势做出科学研判,为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宁可多重复计算检查几遍,也不能出现一项错漏。”这是当时他对地震预报部同事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后方的工作告一段落,他又奔赴前线,投身到现场余震序列跟踪、唐家山堰塞湖抢险震情研判等工作中。
他长期致力于地震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主持完成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3项,任务性科研专项多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1篇,他引超过400次,出版专著5部。他负责主编的《中国地震》为中国地震科学研究积累了80余次系统规范的震例资料。他带领的团队入选中国地震局创新团队,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研发了震后趋势快速判定技术系统,系统可在震后数分钟自动产出震中附近区域趋势判定相关技术材料和结论,为满足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要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蒋海昆说:“教学相长,对我们来说‘教’就是预测实践,‘学’就是地震科研,科研选题从实践工作中来,科研成果回到实践工作中去。”
“地震预报很难,我希望以后有人能够在我们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蒋海昆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质构造图,这是伴随他时间最长的一件“办公用品”。他对地图上每条地震带都熟稔于心,可以毫不费力的说出每条地震带上哪年发生过几级地震。
从1985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从山东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测震研究室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蒋海昆长期从事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曾担任全国7级地震强化监视跟踪专家组副组长、年度危险区判定专家组组长,带领地震预报部承担全国年度地震危险区综合判定、强震短临跟踪、震后趋势研判及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保障等工作,对大量中强以上地震后续趋势作出较为准确的判定,为把握地震形势、抗震救灾指挥决策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地震预报很难,但地震人却从没有停下钻研的脚步,大家都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我希望以后有人能够在我们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蒋海昆说。
|